2017年社会科学第三期

    发布时间:2017年06月05日 14:45


     

    经济·管理  

    1. 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信息化3.0的建设机制思考——以“数字福建”建设为例(泉州师范学院:余鲲鹏)  

    2. “互联网+”背景下大连文化创意品牌的发掘与构建(辽宁对外经贸学院:杨玉新)  

    3. 二手房市场佣金模式选择研究(福州大学:汪瑞)  

    4. 我国部分区域经济发展竞争力研究(安徽财经大学:金子杰)  

    5. PPP融资项目落地难问题及对策研究(福州外语外贸学院:张丽)  

    6. 在线品牌社群中体验价值与忠诚关系研究(西安外国语大学:李雪茹)  

    7. 黄山市屯溪区城镇文化资源调研、评价及保护对策(黄山学院:陈玲)  

     

    语言·文学·文化  

    1. 敦煌写本《坛经》的繁化俗字(东莞理工学院城市学院:吴士田)  

    2. 变译理论视角下的旅游文化意象重塑(广西民族师范学院:阳琼)  

    3. 丧家之犬长歌当哭——论雷平阳的长诗《去白衣寨》(广西民族师范学院:王四四)  

    4. 探析周邦彦咏物词中之“竹”(商洛学院:任梦池)  

    5. “童真”与“人性”——新美南吉作品解析(长春大学:姜巧)  

    6. 论《人造黑人》的成长惩戒(福建工程学院:刘蓉)  

    7. 《消失的爱人》话语风格探析(阿坝师范学院:彭学修)  

    8. 应然与实然之间——论电影《聚焦》的身份焦虑(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:郑锦菁)  

    9. 《鼻子》——喜剧下的悲剧(枣庄学院:王萍)  

     

    政治·法律·历史  

    1. 多媒体时代公安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(吉林警察学院:黄园)  

    2. 网络意见领袖——互联网时代高校师范生师德培育的新尝试(沈阳师范大学:孙洪波)  

    3. 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研究(泉州师范学院:常飞云)  

    4. 文献所见抗战期间中日军人意识概说(公安消防部队士官学校:吴茂刚)  

    5. “法治中国”视域下创新法律人才培养机制探究(铜陵学院:孙结才)  

    6. 从剥夺国籍法案看社会党内部的意识分歧(福州外语外贸学院:石琳)  

    7.新时期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论要(中国人民公安大学:汪为)  

     

    特殊教育  

    1. “十二五”期间新疆特殊教育发展状况述评(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:张阿妮)  

    2. 当代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(吉林大学:姜春明)  

     


    上一条:2017年社会科学第四期 下一条:2017年社会科学第二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