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年社会科学第四期

    发布时间:2017年08月16日 14:50


    经济·管理

    1. 吉林省经济发展新动力——民营经济的发展分析(长春大学:张晓辉

    2. 网络分层与网际交往的演化博弈分析(山西广播电视大学:姜晓东

    3. 城镇化进程中安徽省碳排放驱动因素分析(安徽财经大学:李锦

    4. 吉林省农村商业银行发展策略分析(东北财经大学:杨志平)

    5. 社会关系对异地养老旅游者行为的影响研究(青海师范大学:罗赟敏)

     

    语言·文学·文化

    1. 英语呈现句的界面研究(青岛科技大学:尹洪山)

    2. 普法语篇的功能分析:一种评价视角(河南大学:何占磊)

    3. 民族自治区域《语言文字工作条例》中的翻译政策分析(江西师范大学:张阳)

    4. 多元系统理论下模糊语言“道”的翻译(河南工程学院:冯娟)

    5. 网页链接与图片的元话语功能与使用特点研究(滁州学院:宋彬彬)

    6. 小说《别让我走》身份叙事的后现代戏仿(山东工艺美术学院:李厥云)

    7. 美国生态报告文学主题研究(甘肃中医药大学定西校区:傅启龙)

    8. 论尼伯龙根的黄金意象(长春大学:丁卓)

    9. 道家文学思想在唐代试赋中的体现(长春大学:任彦智)

     

    政治·法律·历史

    1. 新形势下基层廉政文化建设现状及其思考——以陕西西安高陵区为例(西安文理学院:贺文华)

    2. 司法认同的形成逻辑及强化机制研究(四川大学:李鑫)

    3. 性自主权保障制度研究——以微信平台色情信息为对象(山西大同大学:袁翠清)

    4.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权力监督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研究(广西民族大学:梁罡)

    5. 再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性(中共宣城市委党校:于涣茹)

    6.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信息系统构建(滨州学院:李华)

    7. 程序主义下法治化发展及趋向——兼论行政执法程序主义法治化(西安航空学院:付超)

     

    特殊教育

    1. 我国特殊高等教育国际化现状分析(长春大学:王艳梅)

    2. 广东省普通教师对融合教育态度的调查研究(岭南师范学院:石梦良)

     

    汉语国际教育

    1. 留学生习得汉语制作义动词的偏误分析 (长春大学:王晓庆)

    2. 留学生汉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——基于两种汉语教学模式比较视角 (长春大学:金吉华)

    3. 初级阶段对外汉字教学“认写分流”的新探索 (福建师范大学:郭菁)


    上一条:2017年社会科学第五期 下一条:2017年社会科学第三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