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社会科学第六期

    发布时间:2019年12月30日 09:56


    经济·管理

    1. 广西区域旅居环境适宜度评价研究(桂林航天工业学院:高维全)

    2. 交易所预防性违规监管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改善——基于深交所监管函的证据 (湖南工商大学:张艳)

    3. 中韩制造业双边贸易利得与垂直专业化结构探析(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:张炳辉)

    4. 片仔癀体验馆体验营销模式创新研究(闽江学院:陈修齐)

    5. 安徽省农产品品牌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(安徽科技学院:李学兰)

    6. 江淮分水岭地区水泥行业产能过剩的测度和成因分析(滁州学院:龚洁松)

     

    语言·文学·文化

    1. 日本中世古记录中的中国辞书——以《言继卿记》为例 (辽宁大学:李妍)

    2. 原型视域下乡土语言英译的语料库研究——以《呼兰河传》中的词汇翻译为例 (辽宁工程技术大学:孙崇)

    3. “文人”与宋代笔记 (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:温志拔)

    4. 文学创作的继承与开拓——《檀香刑》与《喧哗与骚动》比较研究 (广东外语外贸大学:付丹)

    5. 丁玲与萧红抗战儿童小说之比较——以《一个小红军的故事》与《孩子的讲演》为例 (莆田学院:蔡燕雁)

    6. 世俗的爱情,觉醒的人性——汤显祖与莎士比亚人文观分析 (淮南师范学院:王萍)

    7. 陕西省文化产业结构与布局政策优化的路径选择(长安大学:陈蓉)

    8. 乡村振兴视域下的乡村文化:一个研究思路 (华中师范大学:高山)

    9. 文化建设视角下的五六十年代内地与香港黄梅戏借鉴(皖西学院:李莉)

    10. 元代淮河流域民风民俗研究(蚌埠学院:马彩霞)

     

    政治·法律·历史

    1. 中国民航运输业政府规制面临的挑战与对策思考(中国人民大学:苏泠然)  

    2. 民营企业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研究(蚌埠医学院:贺庆功)

    3. 经济安全视域下的习近平精准扶贫观阐释(吉林警察学院:胡玥)

    4. 将红色家书融入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育研究(集美大学:蔡榕津)

     

    特殊教育

    1. 高等融合教育的实践与思考(长春大学:张晓梅)

    2. 通用盲文规则教学与推广研究(长春大学:徐明)

    3. “双创”背景下听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(长春大学:姚文婷


    上一条:2020年社会科学第一期 下一条:2019年社会科学第五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