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社会科学第三期

    发布时间:2020年06月12日 09:27


    经济·管理

    1. 民营上市公司研发支出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 (长春大学:张晓辉)

    2. 面向任务的物资供应路径优化决策建模研究 (安徽外国语学院:艾云平)

    3. 合肥都市圈现代农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影响(合肥师范学院:朱晓莉)

    4. 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银行业的当代博弈 (厦门海洋学院:张梅)

    5. 员工持股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性研究 (巢湖学院:高小芹)

    6. 云南丽江冰雪旅游的发展研究 (云南大学:李超)

     

    语言·文学·文化

    1. 言语社区理论视角下“雾霾”新闻报道分析——以中国日报网和人民网(2014—2017)为例 (吉林大学:项蕴华)

    2. 基于语料库的赵彦春《英韵〈诗经〉》文体研究 (天津科技大学:吴晓龙)

    3. 上世纪20年代无产阶级文学理论中阶级性话语的生成与阐释(安徽财经大学:郑园园)

    4. 论志贺直哉人道主义中的平等意识 (安徽大学:陈雪)

    5. 英国自然主义文学研究在中国 (南京工程学院:郑赟)

    6. 英国文学作品“复仇”主题探讨——以艾米丽·勃朗特《呼啸山庄》为例 (延安大学:梁月)

    7. 新媒介时代张恨水及其作品传播路径探析 (池州学院:曹敬波)

    8. 城市、文化遗产与艺术——城市文化记忆的生成与重构 (中共铜陵市委党校:余宏)

    9. 灾荒应对的民俗叙事——以山西麻衣仙姑信仰为例 (山西师范大学:石国伟)

     

    政治·法律·历史

    1. 侦查活动监督面临的困境与完善路径——在以审判为中心的背景下展开 (兰州文理学院:张艳)  

    2.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(兰州大学:阿剑波)

    3. 女性主义犯罪论本土化研究 (华东政法大学:吴一澜)

    4. 论量刑事实的证明标准 (安徽建筑大学:袁家德)

    5. “租购并举”立法思考(周口师范学院:王慕蕴)

    6. 明代巡按御史制度及其历史镜鉴 (南京工业大学:颜奇英)

    7. 马克思《人类学笔记》论实现物质变换的文化路径(湖南师范大学:贺慧星)

     

    特殊教育

    1. 视障者社会融入的需求评估研究——基于布拉德肖的需求四分法 (沈阳化工大学:曹迪)

    2. 随班就读智障儿童心理融合教育的目标体系及实践路径(长沙职业技术学院:欧阳叶)

    3.新时代残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 (绥化学院:刘文文)

     


    上一条:2020年社会科学第四期 下一条:2020年社会科学第二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