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社会科学第五期

    发布时间:2016年09月29日 14:32


    经济·管理  

    1. 美日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对中国的启示(长春大学:于春荣)  

    2.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(长春大学:乔梅)  

    3. 我国低保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(东北财经大学:李蹊)  

    4. 城镇居家养老问题与对策研究(东北财经大学:孙苗苗)  

    5. 近年国内旅游地居民感知研究综述(辽宁师范大学:王丽华)  

    6. 基于区域熵指标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水平测度实证研究——以安徽省为例(安徽工程大学:徐斌秀)  

    7. 国际寿险产品发展趋势及设计原理(东北财经大学:刘璐)  

    8. 大气污染型企业环境绩效审计的探讨(长春大学:吴安平)  

     

    语言·文学·文化  

    1. 语气隐喻视角下《奥赛罗》语言的性别差异研究(广西师范大学:谢世坚)  

    2. 基于Translog的翻译停顿行为研究路径分析(南通大学:聂玉景)  

    3. 科技英语词汇隐喻及其汉译策略(四川民族学院:韦孟芬)  

    4. 工作记忆广度与句法歧义消解的关联性研究(厦门理工学院:张哲)  

    5. 论《伊丝特·沃特斯》中伊丝特的自我意识(兰州财经大学:宋虎堂)  

    6. 吴国伦七言古诗的个性特征与诗史笔法分析(咸宁职业技术学院:陈晓云)  

    7. 罗兰为什么不吹响号角——对法国英雄史诗《罗兰之歌》中罗兰形象的分析(长春大学:丁卓)  

    8. 论边贡对“济南诗派”的意义(济南大学:姚金笛)  

    9. 试析唐·德里罗小说《坠落的人》中的塔罗象征(南京航空航天大学:何文玉)  

     

    政治·法律·历史  

    1. 论制约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文化因素(中共江西省委党校:万高隆)  

    2.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文化建设(福建商学院:李莹)  

    3. 《论犹太人问题》的解放观及其价值意蕴(钦州学院:蒙云龙)  

    4. 西方“普世”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差异研究(平顶山学院:李淑梅)  

    5. 从《愚管抄》看日本中世纪的机会主义思想——以该抄“卷四鸟羽传”的叙事和人物对比为线索(福州外语外贸学院:于姗姗)  

    6. 徐霞客信义思想及启示(浙江旅游职业学院:石群)  

     

    特殊教育  

    1. 视障高等全纳教育实践与研究(长春大学:徐明)  

    2. 日本的特别支援教育对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启示(长春大学:张倩荻)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     


    上一条:2016年社会科学第六期 下一条:2016年社会科学第四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