计算机工程
1、基于数智技术的新商科实验资源创新与虚拟仿真平台建设(山东财经大学:张萍萍)
机械工程
1、煤矿井下瓦斯抽采水罐液位非接触式检测方法(煤炭科学总院研究公司:刘晓明)
生态林业
1、基于NSGA-Ⅱ算法的绿色建筑工程物化阶段多目标优化研究(皖江工学院:毕文臻)
2、基于地理探测器的马鞍山市景观格局空间分布及驱动因子分析(安徽师范大学:张诚)
3、基于形态学分析下长三角地区景观生态安全评价与格局优化(芜湖职业技术学院:计珂雯)
医学卫生
1、红景天苷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作用(宿州学院:张丽萍)
2、高校辅导员应对非工作时间工作连通的理论基础与策略探究(闽南师范大学:王文伟)
3、运腹推拿联合治未病治疗肥胖T2DM的疗效观察(长春大学:韩怡然)
高教管理
1、地理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与培养优化(宁波大学:李加林)
2、基于主成分分析的高校学生社团吸引力影响因素研究(云南大学:李雪章)
3、提升高校辅导员科研积极性的困境与路径(湖南第一师范学院:袁耀宗)
4、耕读文化历史演进及思考:高校人才培养的视角(安徽科技学院:张轶辉)
5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能化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应对路径(黑龙江科技大学:宋喆)
6、“四位一体”下的红色奋斗精神的思政教育研究(沈阳工业大学:杨宇航)
7、地域文化记忆建构与传承:侨文化在福建地方高校的育人作用(福建技术师范学院:郭伟)
8、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职院校水利类专业群建设研究(吉林水利电力职业学院:魏明畅)
教改与教法
1、基于“学训赛研创”模式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课程教学实践研究(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:梁少芳)
2、“工匠精神”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优化路径(东北石油大学:沈志鹏)
3、数智赋能高校“一站式”学生社区思政教学研究(淮北理工学院:黄莹莹)
4、数字化赋能健康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研究(鞍山师范学院:赵思宇)
5、“大思政课”实践教学数智化转型的新境遇及其应对(福建农林大学:欧阳秀敏)
6、高校外语教学中实施形成性评价的推进策略研究(湖南第一师范学院:雷琬瑢)
7、智媒时代下大学生思政课堂的情感教育融合与创新路径研究(马鞍山学院:郑选斌)